近日,区法院执行干警跨越千里奔赴海南澄迈,通过创新执行方式和耐心协调,成功执结一件标的额50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,以“以物抵债”方式实现双方当事人权益最大化,获得双方一致认可。
2025年9月3日,该案最终圆满解决。整个执行过程历经财产查控、异地评估、拍卖流拍、以物抵债协商及房屋清场交付等多个环节,展现了法院执行工作的专业、高效与司法温度。
精准查控:迅速锁定千里之外财产线索
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执行员孟子语立即启动财产调查程序,综合运用网络查控与传统查控手段,全面排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。在发现被执行人位于海南澄迈县有房产登记记录后,孟子语第一时间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平台,委托澄迈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对该房产予以查封。从发现财产线索到完成查封,整个过程迅速而准确,有效防止了财产转移,为后续执行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两次赴琼:细致评估打消当事人疑虑
为确保财产处置的公平公正,执行局派出财产处置团队两次前往海南开展实地工作。第一次赴琼,干警们冒着当地高温高湿的天气,实地勘查房屋位置、楼层、朝向、装修等情况,并走访周边房产中介了解市场行情。在初步评估结果出来后,双方当事人对评估价值仍存有疑虑。
为此,执行团队第二次赴琼,配合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详细勘验。干警们对房屋内的家具家电逐一清点登记,测量房屋实际面积,查看物业配套设施,并与当地不动产交易中心对接,获取最新的市场交易数据。通过大量细致的工作,最终形成的评估报告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。
创新破局:以物抵债巧解流拍困境
然而,在依法进行网络司法拍卖后,涉案房产却因市场因素流拍,案件陷入僵局。按照常规程序,本案可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。但孟子语没有选择简单地“一终了之”,而是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。
“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原本是朋友关系,且有以物抵债的可能性,我们可以尝试这个方向。”孟子语和团队商量道。而后多次组织双方调解,从法律规定谈到人情事理,引导双方换位思考。
一方面向申请人说明被执行人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实际情况,接收房产虽不能完全覆盖债权,但能最大限度保障合法权益;另一方面也劝说被执行人认识到以物抵债是解决债务的可行途径。经过前后多次耐心协调,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:申请人同意接收涉案房屋及屋内家具家电,折价抵偿债务,并自愿放弃剩余案款。
千里清场:圆满交付获好评
协议达成后,孟子语带队奔赴海南,组织开展现场清场和交付工作。在双方当事人的配合下,执行人员按照法定程序对房屋内物品进行清点、登记和交接。整个清场交付过程公开透明、规范有序,确保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涉案房屋及家具家电顺利交付给申请人,这起大额民间借贷案件终于得到圆满解决。
善意执行:彰显司法温度
执行工作需要刚柔并济,既要体现强制性,也要彰显善意文明。本案中,执行干警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,找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点,实现了办案效果最大化。
本案通过以物抵债的创新执行方式,不仅成功化解了纠纷,还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。近年来,区法院不断深化执行机制改革,创新财产处置方式,完善异地执行协作机制,大力推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