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图片新闻

当阅兵荣光照进法治初心:驿城区法院举行迎国庆“传承阅兵精神 坚定奋斗信仰”主题宣讲活动

  发布时间:2025-10-13 12:00:54


编辑

        “历经寒冬凛冽,熬过酷日炎炎。到底是什么让我咬牙坚持?是长安街上的128步正步,是数以万计老区先辈的血脉赓续,是竹沟精神的代代传承,是革命先烈们用了整整80年才艰难跋涉而来…”

      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前夕,这沉淀了198天汗水与信念的话语,为驿城区法院的迎国庆主题活动定下了庄严而深情的基调。9月30日,在这个寓意着铭记与展望的日子里,这位走过九三阅兵仪式的女民兵方队队员,来自革命老区竹沟的一名普通公职人员——祝瑜阳,受邀走上讲台,将她珍藏于心的荣光与挣扎,向在场的法院干警们娓娓道来,为祖国生日献上了一份特殊的赞礼。

编辑

        她描述着盛夏训练场滚烫的地面,汗水滴下瞬间蒸发的印记;回忆着寒冬清晨肌肉的酸痛与僵直。但这些画面,最终都汇聚成同一个身影——一个在晨曦微光中,为了0.1厘米的踢腿高度、为了0.1秒的节奏统一,而与自己和极限反复较劲的年轻身影。

        “96米,128步,每一米都庄严神圣,每一步都坚如磐石。”当她说到走过天安门的那一刻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所有的付出,在那一刻,都化作了澎湃于心的无上荣光。”那一刻,台下许多干警的眼眶湿润了。他们或许从未走过长安街,但他们从这朴素而炽热的话语中,触摸到了与国家紧紧相连的脉搏。

“阅兵精神”到“司法使命”:一场跨越领域的共鸣

        “阅兵时,我们是一个集体,每一个人的动作都关乎整个方队的荣誉,容不得半点差错。”她话锋一转,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干警,“而你们在工作中同样是一个紧密的集体。从立案登记到审判执行,从信访接待到司法辅助,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,共同维系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环。”

        她没有列出干巴巴的“一二三”,而是将一种精神悄然注入每个人的心田:那是精益求精,是阅兵训练中用尺子丈量的高度,也是判决书中字斟句酌的严谨;那是集体至上,是方阵中心手相连的默契,也是审判团队里一个眼神就能领会的支撑;那更是绝对忠诚,是198天对祖国的承诺,也是职业生涯中对法律与正义的誓言。

编辑

        党组书记、院长在总结讲话中,以阅兵精神为镜,向全院干警提出三点深切期望:一要磨砺“不畏难”的坚强意志。 198天高强度训练到128步精准前行,折射出的正是迎难而上的毅力。面对审判执行中的难点、堵点,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劲头,把困难当作锤炼,把使命扛在肩上。二要永葆“不忘本”的赤诚初心。从竹沟精神到杨靖宇支队的战旗,历史的回响时刻提醒我们“人民”二字的千钧之重。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,我们必须将这份忠诚融入血脉,用每一次严谨的庭审、每一份公正的文书,回报人民的信任与嘱托。三要践行“不止步”的极致追求。要把阅兵标准转化为司法准则——以“分毫不差”的严谨对待每一起案件,以“集体至上”的协作凝聚团队力量,以“绝对忠诚”的信念守护公平正义,用扎根岗位的坚实步履,共同走好法治建设的“长安街”。

        整场宣讲激情与深情交织,感动与触动共鸣。干警们纷纷表示,要将“阅兵精神”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,以更坚定的信念、更严谨的作风、更团结的姿态,投身于驻马店法治建设的具体实践,用司法的铿锵步伐,走好新时代的“128步”,为实现社会稳定与公平正义贡献无愧于时代的司法力量。

        这个秋天,阅兵精神的种子,已在这片法治的土壤里悄然扎根。它提醒着每一位法院人:他们平凡岗位上的每一天,都是在为这个国家踏出坚实而神圣的步伐。

责任编辑:政治部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